一.适应症
1.盆腔良恶性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2.盆腔内炎症性病变和其他隐匿性病变,如脓肿、血肿和肿大淋巴结的诊断
3.男性前列腺、睾丸、精囊的良性和恶性肿瘤炎症以及前列腺增生等
4.女性子宫及附件的良性、恶性肿瘤及其他病变
5.直肠良性、恶性肿瘤及其他病变
二.扫描注意事项
1.认真审阅检查申请单,了解患者检查的目的和要求,详细阅读临床资料及其他检查资料
2.检查前一周不服用含重金属元素的药物,不做消化道钡剂检查,做肠道检查,应清洁肠道,检查前五个小时起口服1%-1.5%稀释阳性对比剂毫升,方法是每隔一小时口服毫升,直至检查检查前需膀胱充盈。
3.扫描前去除患者下腹部及盆腔部位的金属饰物及其他影响扫描的扫描检查的物品。
三.检查体位和扫描范围
盆腔CT检查,一般取仰卧位,患者仰卧于检查床上,头先进,两臂上举抱头,身体正中矢状面垂直于床面并与中线重合,常规扫描盆腔正位图像即可作为定位扫描用,也可给诊断提供参考,在定位向上划定扫描范围,自髂前上棘水平开始一直扫描至耻骨联合下缘。
四.扫描方式和参数
1.采用螺旋方式连续扫描,层厚层距5~10mm,必要时进行3mm或者≤1mm薄层重建,重建模式运用软组织算法进行重建,扫描时呼吸方式为平静呼吸。
2.增强扫描:常规采用静脉内团注对比剂的方法,注射流率3.0~4.0ml/s,对比剂用量80.0~.0ml。动脉期扫描延迟30~35s,静脉期延迟60~75s。
五.图像后处理
1.盆腔CT图像显示用软组织窗,窗宽窗位分别于~Hu和30~50Hu,在观察盆腔增强扫描图像时,需要适当增加窗位值。
2.容积采集的CT数据可以用来进行三维后处理。
(1)MPR:子宫、前列腺、直肠等部位的占位病变可行矢状面MRP重组,膀胱、女性附件等部位的占位性病变可选择增加冠状面MPR重组。
(2)血管三维后处理:对于需要观察供血动脉的占位性病变或观察占位性病变同血管的关系时,可以进行血管的三维后处理或血管MIP重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